AIoT智慧社區發展概況
AIoT技術逐漸滲透,促使智慧社區建設逐漸進入到體系化建設階段。而社區作為智慧城市的 “微型縮影”,也成為AIoT技術落地應用的典型場景。
智慧社區作為城鎮化發展的新戰略以及社區管理與服務的創新模式,在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首先,在政策層面,自建設部2000年發布的《全國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示范工程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試行稿)中所提到的“智能化小區”算起,智慧社區發展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二十多年來,國家及地方政府圍繞著智慧社區建設,持續性的推出了多條相關建設指導意見、行業標準規范及階段性建設目標。
一方面,智慧社區建設規劃文件的陸續出臺,為國內智慧社區行業的有序發展鋪墊了良好的產業政策環境;另一方面,隨著三網融合和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的推進,近年來,智慧社區發展更加順利的進入了快車道,各地圍繞著智慧社區項目的建設進行得如火如荼。
智慧社區市場規模
有數據統計,截止2020年,我國智慧社區普及率已占到全國約40%,市場規模突破5000億人民幣,未來還有望翻番。目前僅天眼查搜索“智慧社區”相關企業,收錄數量就超過19600家。
▲2015-2020年智慧社區市場規模(制圖:a&s Research)
數據來源:網絡公開資料
據中國信通院2020年12月發布的中國“智能+”社會發展指數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智慧社區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目前全國約有 29.6 萬個社區,按照每個社區 30 萬左右的預算計算,智慧社區平臺整體規模為 800 多億左右,預計 2023 年我國智慧社區市場整體規模將達到 6433 億元。叢文安全也加快部署智慧社區市場。
AIoT智慧社區發展概況
近年來,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提速,社區作為城市的“毛細血管”,已經成為實現城市“微循環”的關鍵。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特別是智能物聯網(AIoT)在社區領域的深入應用,我國智慧社區市場規模逐年攀升,智慧社區已成為“新城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打通城市“最后一公里”的關鍵節點。伴隨著城市精細化治理的不斷推進,社區作為城市精細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迎來了多方位的智慧升級。
從技術應用角度來看,智慧社區系統功能日趨豐富,從最初簡單的公共區域普通安防監、基礎樓宇對講、刷卡/密碼門禁、車輛出入口管控等基礎安防系統的部署逐漸升級和擴展到包括人臉識別門禁、消防煙感、高空拋物監測、垃圾滿溢自動識別及垃圾分類管理、遛狗牽繩檢測、電動車入電梯監管等涉及社區數字化管理及惠民服務方面的應用。
另一方面的深度應用體現在社區政務、物業等多維度數據的融合。除了社區通過采集的數據能力之外,再通過社會其它維度的數據融入更加大幅度提升社區智慧水平,實現“物聯、數聯、智聯”三位一體新型智慧社區,從而將社區的安全、管理、服務能力提升到更高階段。
AIoT賦能智慧社區的主要方面
AIoT技術逐漸滲透,促使智慧社區建設逐漸進入到體系化建設階段。而社區作為智慧城市的 “微型縮影”,也成為AIoT技術落地應用的典型場景。
在a&s Research 2021年AIoT應用市場調研中,智慧社區是繼智慧安防后AIoT技術落地應用的第二大行業市場,參與調研的企業中,有55.56%的企業聚焦于AIoT智慧社區業務的拓展。
從智安小區建設到助力完善社區物業管理、社區便民服務等多環節的應用,AIoT是促進智慧社區建設 “物聯、數聯、智聯”的核心,主要的賦能點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社區安全管理
將AI智能引入物業管理,視覺感知輔助人工,繼而全方位提升小區安全等級,如視頻監控無死角、一鍵自動巡查、精準人力投放、智能周界防范、危險區域監管、全局指揮、重點區域監管、翻越鉆爬道閘預警等;打造安消一體,助力打造社區消防體系,如水電煙氣的監測告警、報警聯動等;實行外來人員線上管理,保證居民居家環境安全,如訪客多維度管理、小區訪客滯留預警、嫌疑人員預警、可疑人員軌跡追蹤。
(二)便民惠民服務
1、改變居民傳統出行模式,如無感人臉通行,多維度人臉登記、多形態出入口全面升級,兼容地庫出行,科技服務生活;2、多方位特殊人群,如孤寡老人關懷、老人獨行預警、老人軌跡查詢、家庭看護陪伴,解決居民后顧之憂;3、停車智慧化,出入口車輛屬性識別、一戶多車管理、業主車輛占用告警、車位分享等,居家停車更無憂。
(三)物業管理
以AI技術和智慧物聯設備為基礎,以信息、人、服務三者的互動為核心,實現社區物業管理的智能化、數字化升級,提升社區物業管理整體管理效率和水平。包括人/車出入智能管控、疫情期間社區智慧防疫統籌部署、人異常事件預判預防、緊急情況快速響應等,實現物業管理業務流程的全數字化化和智能化。